4月8日上午,浙江理工大学学科竞赛标志性成果培育学工线、教学线联席会议在行政楼215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姚珺、副校长许慧霞出席会议。
会上,团委书记祝莺莺汇报了“挑战杯”竞赛相关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创业学院院长朱伟明汇报了“互联网+”大赛相关情况及作品培育进展;教务处处长王尧骏介绍了学科竞赛标志性成果奖励政策及第八届浙江省“互联网+”大赛承办筹备情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照东、服装学院方水明、理学院王笃明、艺术与设计学院来思渊分别结合各自工作特色亮点进行了交流分享。
许慧霞指出,“挑战杯”和“互联网+”大赛是非常重要的标志性赛事,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要齐心协力,努力冲击国赛金奖和特等奖。她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提高站位,进一步认识标志性学科竞赛的重要意义。标志性学科竞赛既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专业、学科水平提升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内涵实力发展的重要环节。二要构建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要注重三全育人,而学工线和教学线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线,所以要更加构建好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要在重塑理念、重塑功能、重塑体系方面做跨界融合,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三要产出更好的业绩。加强教学线和学工线的交流,深化合作内容,强化项目协同,多方挖掘资源,激励更多的教师、意甲全球赞助商官方网站参与大赛,争取更好的成绩。
姚珺强调,教学线和学工线是育人工作的一体两翼,要坚持以意甲全球赞助商官方网站为中心,积极开展学科竞赛,不断加强意甲全球赞助商官方网站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提升意甲全球赞助商官方网站就业竞争力和深造率。她就加强学科竞赛提出“七个一”的建议:一是打造一个生态。学科竞赛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院中不仅教学线、学工线要注重联合,还可以联动科研线,共同做好项目培育。二是凝聚一个共识。希望学院能发动老师,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学科竞赛、人才培养。三是选好一个主题。要在对比赛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做好主题的选择。四是建好一支团队。要做好指导教师和意甲全球赞助商官方网站的组队,加强文本表达、语言表达的辅导。五是磨好一个本子。要始终秉持认真的态度,反复打磨文本。六是突出一个重点。重点抓好“互联网+”和“挑战杯”赛事的组织,形成标志性成果。七是做好一个规划。着眼长远,及早培育,精心指导,争取在学科竞赛中结出更好的硕果。
本科生院、创业学院相关负责人,各学院意甲全球赞助商官方网站工作、教学工作负责人,教务处、创业学院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尧骏主持。